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次元入侵现实> 2075 高等世界的优越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75 高等世界的优越性(1 / 2)

2075、高等世界的最大好处

以刘浩的观察,无论肖火火还是林动几人,都不是这样的人物。

也是,本来就属于从凡人阶段一步一个脚印走到斗气化马世界职高位置的他们,哪一个内心深处不是心高气傲的?

非到了绝境之时,他们是绝不会放下内心骄傲的。

站在刘浩立场,他实际上也不希望肖火火和林动几人放下这份内心的骄傲。

因为一旦膝盖软了,就代表着他们未来基本失去了证道混元的可能,这几乎是一定的。

他们可不比圣人弟子们,下跪那是对师尊的尊敬。

他们到时候的跪下,只会是臣服,无论内心对此到底是否乐意,臣服就是臣服。

一旦臣服了,就代表了他们内心深处最坚持的失去,甚至等于将自身最大的气运交付给朝拜者任意拿捏,前路还能有多少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任何一个证道混元者,心意圆满都是必然。

臣服了他人,这人又不是你父母师尊的话,哪一个在心中不会滋生心魔?

至少在刘浩看来,但凡这份心魔存在一日,就永远没有证道混元的可能。

在这方面,他反而对坟墓世界那些与天道争夺者更加看好。

他们的毅力,普遍来说是真的比其他诸天要强大了不下一个等级的。

都敢于拿着手中长刀指向天道,还能有什么是可以让他们臣服的?

实际上,刘浩认为但凡坟墓世界魔主等人镇压了坟墓世界天道之后,还能侥幸存活下来,踏入刘浩地球之时,自身原本天花板的破碎几乎是水到渠成的。

对他们而言,踏入诸天之后,提升是一种必然,多少而已。

就比如魔主几个,到时候他们以极其快速的进入准圣巅峰,刘浩也不会丝毫意外。

这本身不就是他们应得的吗?

我们不提倡歌颂苦难,但也必须承认历经苦难存活下来的任何人,有着一颗极其坚定的内心,是其他温室之中的花朵所无法理解和体会的坚定。

在这方面,哪怕刘浩也必须承认自己与之相比有所不如。

当然,他也不会去羡慕坟墓世界的魔主等人。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旅途,苦难也好,风调雨顺也罢,都是个人经历,他自认为自己这般走到如今高位也没有什么不好。

道路上,些许坎坷,诸多抉择,自身也得到了不断的淬炼,大毅力,自己也不是没有,没必要非得在地狱之中挣扎出来才能形成。

毕竟,在地狱之中挣扎,可是稍不留神就很可能沦陷其内的。

坟墓世界那些成为坟墓世界天道走狗的大修士不就是典型吗?

谁又能知道那些跟随坟墓世界天道的大修士,在过去的岁月里就没有和坟墓世界的天道厮杀过?

谁又知道他们是不是看不到希望之后绝望下做出的选择?

实际上,在刘浩内心,对肖火火几人的预估里,哪怕未来斗气化马世界肖火火几人真的无法扛起,大概率也会选择成为流浪修士,也不会真将自己的膝盖贡献给任何人。

这份骄傲,肖火火几人还是有的。

再说了,拜托了扛起斗气化马世界的重担,又不是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那诸多话本小说里,还不是有的是这样的主角?四处流浪之后,说不得就练就了一身本领,夺回自己过去的家财呢!

不要以为如今肖火火几人愿意将斗气化马世界扛在肩膀之上,就认为他们内心对这份职责有着非凡的坚持。

诸天万界,但凡踏入修行世界者,实际上内心深处多少都有着自己的私心,多少都只想着为自己的前路而奋斗,其他的,往往都是次要的。

这份次要,在没有危及自身最根本坚持之时,尚可扛起,反过来,很多人则会毫不犹豫的抛弃。

修士的自私,自古以来数不胜数,诸天万界这样的修士,同样占据了绝大多数,未来肖火火几人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又有多少人会因此而责备他们?

修士的道德观,或许很大部分和凡人的道德观相近,但相近,却从不代表相同。

上了岸的鱼儿还是鱼儿吗?

这句话用在此时,用在修士们身上,是不是更好理解了?

你同样必须承认,有时候人之所以愿意扛起这份重担,不是因为他非如此不可,而是因为他感觉到自己哪怕扛起了,似乎对自己也没有形成多少阻碍,甚至于从中还能获取到其他好处。

这样去形容肖火火几人对斗气化马世界的贡献,似乎有些过分了,可谁又能保证这究竟是不是事实?

人性的复杂,不本就该如此吗?

斗城,刘浩在一所新建立的小学面前驻足,他看到了其内有些空荡荡的,不是说没有人,而是人口十分稀疏。

说白了,就是老师的数量都超过了学生。

整个学校里,似乎只有七八个学子,而老师却有着几十员。

斗城,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反正养着这群老师又耗费不了多少钱财,斗气化马世界也付得起。

对斗城而言,这些稀少的学子如何教导成才,反而更加在意。

这几个小学生们,却不知道他们才是最幸运的,哪怕他们内心深处十分郁闷。

对孩子们来说,几个人被几十个老师教育,心情或许并不会好到哪去,可效果却是未来几十个老师教导数百上千学子难以想象的。

这才是真正的手把手教导,是任何内心不惑,都能够得到随时解答的,这样的好处甚至于比很多有着自己师尊的门徒还要有效。

只是,这几个小孩子们如今不可能理解,或许只觉得自己原来如此的不幸,为何自家父母要这般对待自己。

当然,也是因为他们数量稀少,多少也有点试验品的味道,众多老师很愿意一股脑的将所有东西都灌输给他们,看一看他们的接受程度,为未来更大的教育收集数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