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吾父朱高煦> 第136章 珠钗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珠钗会(1 / 2)

朱瞻壑当然知道内阁有利也有弊,但纵观整个大明朝,皇帝与大臣们的争斗,几乎是贯穿始终。

后世总结明朝的得失,得出一句“明亡于党争”的结论,但所谓党争,其实本质上还是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斗争,阉党其实就是皇帝的代言人。

皇帝与大臣争权的矛盾不解决,日后大明还会走上党争亡国的老路。

朱瞻壑身为皇族,不可能将权力交给大臣,事实上若大臣掌权,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改朝换代,所以只能加强皇权,这就是屁股决定了脑袋。

内阁成立,最高兴的当属朱高炽,因为他可以把手中的政务全都甩给内阁,体会到无事一身轻的惬意,上次他这么轻松,还是朱高煦代他坐镇文华殿时,可惜那种幸福的日子实在太短暂了。

文渊阁,内阁的办公之所,这里位于皇宫内外的交界线上,距离武英殿和文华殿都很近,十分方便与皇帝、太子保持沟通。

朱高炽带着朱瞻壑,笑呵呵的来到文渊阁,只见六位内阁大臣一字排开,每人的桌面上都堆放着不少的奏本,这些以前都是朱高炽负责处理的。

除了这六位内阁大臣外,还有不少的官吏进进出出,时不时有人抱着一摞厚厚的奏本,整个内阁显得一片繁忙。

“以前我看到这些奏本就头疼,可是现在看到它们在别人的书案上,反而感觉这些奏本亲切了许多!”

朱高炽低声向朱瞻壑说道,脸上颇有几分幸灾乐祸之色。

“大伯您也别得意忘形了,要知道这些奏本经过票拟后,还需要批红,而皇爷爷经常离京,到时批红还是需要你去做。”

朱瞻壑给朱高炽泼了一盆冷水道。

“批红只是画个圈而已,那可比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写处理办法强多了!”

朱高炽却毫不在乎的道。

其实就算朱棣在京城,许多奏本还是交给朱高炽批红,一来是朱棣相信他的能力,二来朱棣也想偷懒。

“太子你来的正好,有件事情我还想向你请教一下!”

这时夏元吉看到了朱高炽,当即站起来向他招呼道。

“夏尚书客气了!”

朱高炽呵呵一笑,迈步上前帮夏元吉处理政务。

这些政务本来都是朱高炽在处理,现在夏元吉等人接手,有些事情也并不熟悉,需要经常询问朱高炽,所以这段时间他也经常来文渊阁转悠。

朱瞻壑也没有闲着,只见他从袖子里拿出几份情报,走到张辅面前笑道:“英国公,这是北边刚送来的情报!”

“有劳世子了!”

张辅抬头对朱瞻壑笑道。

只见张辅长着一张国字脸,五官端正,颌下三缕长须,一副标准的儒将模样,张忠与他完全没有半点相似。

“对了,内阁这边已经组织了足够的人手,从明日起,我们会派人去东厂取情报,就不需要麻烦世子伱每天来送了!”

张辅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于是再次对朱瞻壑道。

内阁初立,各方面都缺人,许多事情也没有形成规章制度,因此初期有些混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阁也在慢慢走上正轨。

“那太好了,如果内阁觉得哪些事情需要重点调查,也可以派人吩咐东厂的人。”

朱瞻壑当即点头道。

他一向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不是东厂的人不方便来文渊阁,他才懒得天天往这边跑。

内阁这边事务繁多,朱瞻壑看朱高炽一时半会也走不了,索性就自己离开了。

天色还早,但朱瞻壑并没有去东厂,而是直接出了皇城。

东厂的成立比内阁还早,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再加上朱瞻壑的督促,使得东厂也早早的步入正轨。

而且朱瞻壑舍得放权,许多事情都喜欢交给曹雷这些属下去办,因此他现在再次清闲下来,每天只需要早上去东厂坐坐,听手下们汇报一些重要的事情就行了。

乘车回到家中,却发现孙若微不在,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被汉王妃叫去了。

最近汉王妃也十分头疼,名额分配下去后,各家都开始准备,结果矛盾一下子爆发出来。

船只、人手、货物都需要各家自己准备,因为时间紧促,各家都是用尽了手段,比如这家看中了一条船,但另一家也看中了,结果双方就发生了争执。

另外还有货物的种类,谁都知道瓷器和丝绸最畅销,但整个船队若全都准备这两种商品,那到了海外各家竞价,反而卖不上好价格,甚至赔钱都有可能。

这些各方面的矛盾,都需要汉王妃从中调节,毕竟她是发起人,整个船队都是打着汉王府的名义下西洋,所以汉王妃不想管也得管。

朱瞻壑来找母亲,还没等进门,就听见里面传出两个女人激烈的争吵声。

朱瞻壑在外面侧耳听了一会,随后摇了摇头。

虽然他不知道吵架的两个女人是哪家的贵妇,但吵架的原因很简单,其中一家订了一批货物,也付过订金了,结果却被另一家截了胡,因为人家付的是全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