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第472章 清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2章 清华(1 / 2)

第472章清华

盛家这处房子地方不小,东西跨度能盖七八间大房子。

盛希平一琢磨,反正是盖一回,不如就盖的大一点,直接盖上七间房子。

西头留一间当锅炉房和车库,东头六间住人。

其实盛希平挺想起个二层小楼的,可一琢磨,那样属实是太招摇了。

而且家里没那么多人,房子太大闲着也不好,所以就歇了这个念头。

正好,趁着盛希泰放假在家没啥事儿,哥俩领着盛新华和盛新宇,就开始归拢倒腾东西。

房子要翻盖,家里这些家具啥的,都得搬到外头去。

于是就在前院搭起一个棚子,把东西都搬到外面,能塞仓房的塞仓房,能放棚子里的就放棚子。

正好,等他们都收拾差不多,小学期末考试成绩出来,盛新华回学校听成绩,领暑假作业。

盛新华学习还行,反正小学的功课也没多难,语文数学都考了一百分,老师没给留太多作业。

接着,盛希平把盛希泰、李大娘和俩小子都送回了林场,他们夫妻俩搬去拐角楼那边住着。

家里这头,直接找了林建的施工队过来,该拆的拆,盖扒的扒。

原本好好的三间房子,就这么被夷为平地。

林建的工队那可是专业的,盛希平也不差钱儿,各类建筑材料直接运回来,这活干的还能慢了么?

七月十六号,房子破土动工,开始挖地基。

一般盖房子挖地基,一米八左右就差不多了,盛希平跟工队说,最少要两米四五。

而且,几个主要的间壁墙,也要打地基。

地基一定要打牢了,指不定哪年他一高兴,再起来一层呢?

工队那边不管这些,只要钱到位,让咋干就咋干。

就这样,一头工厂,一头自家盖房子,两边都忙活的热火朝天。

七间房子容易,没几天地基就打好了,上头打了一圈钢筋混凝土的圈梁,等圈梁水泥养生好,接着开始砌砖。

以前土坯房的时候,墙都挺厚,现在用砖了,一般都是盖三七墙。

瓦匠动工的同时,木匠也开始干活,房梁、门窗口啥的先做出来,一边砌墙,门窗口也安上。

等砖墙砌到门窗口齐平时,上面再打一圈钢筋混凝土的圈梁。

地基深,再加上有这两道圈梁,这房子绝对结实,肯定不会出现地基下沉,墙面开裂等问题。

八月八号,新房子上梁。

盛连成夫妻、盛希泰都下来了,林场和大碱场的不少人,松林高中的一些老师,都来帮忙。

加上林建的施工队,这么多人忙活,那肯定干的快。

一上午的工夫,上梁柁、钉檩子八板、挂瓦,连钉棚杆、铺棚等全都完事儿。

盛希平在林业局宾馆订了桌,中午直接在那边招待。

“辛苦大家伙儿了啊,那个,家里不方便招待,只能在外面吃了。

今天略备薄酒素菜,大家伙儿别嫌弃,反正下午咱休息,中午这顿饭,敞开了吃喝,随便造。”

酒席摆在大厅,一共安排了五六桌,每桌都是十个菜,鸡鱼肉蛋啥的都有。

旁边搬过来两箱白酒,五六箱啤酒,爱喝啥就喝啥,随便。

周明远出国考察还没回来呢,盛连成跟刘长德,还有高中的主任、老师们坐在一起。

“曹老师,谢谢你啊,这几年对我们家希泰格外照顾。

这孩子从小就皮,成天惹祸,这两年没少给你添麻烦。”

正好来帮忙的老师里面,有盛希泰的班主任曹老师,盛连成少不得要跟人家说几句客套话。

“哪有哪有?希泰这孩子好着呢,脑瓜儿冲,还肯学习,我就没见过这么优秀的孩子。

淘小子聪明,你看他,这次考的多好啊?六百九十一分,咱县里排名第一,全省林业系统排第一。

盛老哥,伱就高兴去吧,他这回清华保证能录取。等着录取通知书到了,可别忘了请客啊。”

曹老师把盛希泰看做眼珠子,在他眼里,盛希泰哪儿都好,处处优秀。

哪怕是盛连成,也不能说他得意门生的一句不好。

这几年,高考科目和分数一直在改革,跟前几年又不一样了。

现在理科语文一百二、数学一百二、外语一百、物理一百、化学一百、政治一百、生物七十,总分七百一。

文科语数外、政都一样,地理一百、历史一百,总分六百四。

盛希泰学理,七科总分六百九十一,除了语文、外语、政治没拿满分之外,其他四科都是满分。

以前,高考成绩归局教育处管,自打松林高中成立后,高考成绩就直接下发到高中了。

前几天,成绩单一传过来,松林高中就沸腾了。

盛希泰以全校第一,全县第一,全省林业系统第一的成绩,为松林高中赢得了无上的荣耀。

局里和学校都发话了,必须给奖励,不光奖励学生,连班主任还有任课老师,都有奖励。

周青岚带的班级秋天就要升高三了,她在学校呢,成绩一出来,周青岚第一时间就往前川林场打电话报喜。

还在家领着陈峰、陈月、盛新华他们玩的盛希泰,得知自己的成绩后,高兴抱着盛新宇转了三圈。

盛连成和张淑珍也是,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好。

谁能想到,当初那个爱吃爱玩的小胖子,竟然能考出这么高的分数?

消息传出去,盛家老热闹了,那些相处好的人家都去贺喜,还喊着让盛连成他们办酒席。

大家伙儿都要去凑凑热闹,沾沾喜气。

提起儿子的成绩,盛连成那嘴丫子都快咧到耳后根去了。

“那是老师教的好,我们两口子大字不识,一点儿也帮不上忙。

全仰仗着老师严加管教,不然,我们家希泰哪有这个成绩啊?”这个时候,盛连成还不忘了谦虚一下。

“来来,我敬张主任,还有几位老师一杯,谢谢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没有你们照管着孩子,我们家希泰不能有今天这成绩。”

盛连成很客气的站了起来,敬一众老师。

“哎呦,盛大哥,你这太客气了。”

张主任等人,连忙都站起来,跟盛连成碰了下杯子,喝了杯中酒,然后才都坐下。

盛希泰这个成绩,属实是震惊了所有人。

也因此,本来是为了盖房上梁摆的酒席,到最后,大家伙儿议论的都是盛希泰的成绩,以及盛家这福气和运气。

家里六个孩子,五个都学习那么好,盛希平虽然初中毕业没考大学,可人家媳妇是大学生。

而且,盛希平现在是公司老总,又回家乡来投资建厂,也算得上是功成名就。

“所以说,这孩子成不成才,不在于爹妈有没有文化。

爹妈扶持只是一时,最后的成就,还得看孩子自己有多大本事。”最后,众人感叹道。

房子上梁,只能说活干了一半儿,接下来还要砌间壁墙、盘炕搭灶、里外墙抹面粉刷等等。

眼下这个时候,外墙比较流行水刷石墙面,过几年,就开始流行小片彩色瓷砖和玻璃的马赛克墙面了,再往后,才是瓷砖墙面。

盛希平没起什么幺蛾子,顺应时代,房子外墙也做的水刷石墙面。

屋里地面,一般人家能铺水泥地就挺不错了,要想好看结实的话,可以做水磨石地面。

由于材料和地域的限制,这边目前还不太流行大理石地面或者瓷砖地面,在施工队的建议下,新房子做了水磨石地面。

内墙简单,白灰墙面就行了。

窗台也用了水磨石面儿,锅台和厨房料理台,都贴白色瓷砖。

这年月还没有铝合金门窗,所以窗框都是木质的,就是窗户大一些,屋里亮堂,而且镶双层窗,这样更保暖。

房门用的是木质门芯儿,外头包白铁皮那种,结实耐用,不变形不腐烂。

总之就是一句话,现在流行用啥,就全都安排上。

盛希平没有啥引领潮流的心思,少出点儿风头,稳稳当当的过日子,只要别落伍就行。

一转眼,暑假过去,玩疯了的孩子们,又重新回归课堂。

出国考察转悠一圈的周明远,风风光光的回来,继续主持全局工作。

盛希泰果然被清华录取了,不等录取通知书邮寄过来,省厅那边就传来了消息。

松林高中这边得知消息,高兴的在学校大门外挑起两挂鞭炮点了。

学校更是请了盛希泰回学校做演讲,给即将进入高考冲刺的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经验。

同时,局里和学校,还给开了庆功会,奖励了盛希泰两千块钱。

过了几天,录取通知书邮寄到学校,盛希泰去取了通知书,这回,算是彻底安心。

至此,盛家六个孩子,都有了去处。

在首都的盛希康得知消息,打电话回来说,家里啥都不需要准备,让盛希泰只带点儿换洗衣服去报道就行,他那边全都给预备好了。

这样一来,倒也省了不少心思,只要给盛希泰带足了钱就行。

盛希泰考上这么好的大学,按理应该好好庆贺一番。

可盛家前阵子刚办了婚事,才这么短的时间,属实不好再张罗。

所以就在家里安排了几桌,请了请林场这些关系不错的人家。盛家不收礼,只是大家伙儿凑一起热闹一下而已。

“爸、妈,你们真不跟着一起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