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第547章 出口创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7章 出口创汇(1 / 2)

第547章出口创汇

九月十号,羊城超级商场开业。

借着教师节的机会,商场打出优惠促销的广告,还请了演员、歌唱家表演,同时有抽奖活动等等。

教师及家属购物,另外有礼品赠送。

恰巧教师节是礼拜六,第二天礼拜日,超级商场客流量爆满。

多亏大家都有经验了,各方面准备的都很充分,开业期间并没有因为客流高峰而出现什么意外。

羊城商场九月十号开业,沪市商场十月一号也开业了。

十一国庆,正好也赶在礼拜六,大家都放假,沪市超级商场连着三天爆满,顾客疯狂抢购。

饶是入驻的商家早有准备,也被这客流量惊到了,谁说国人没钱的?这购买力相当牛好么?

北上广三处超级商场的成功,让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国内民众的购买力,不少国内外的资本也纷纷跟风效仿。

好在盛希平他们背后有人,当初项目签合同的时候有相关约定,超级商场开业后一年内,当地不能再审批、立项同类的项目。

如此一来,其他人就算是再眼红,也得一年后才能动工建设,等他们把商场建起来,这边早就站稳了脚跟。

公司原本的一些项目,进入了停滞期,客源固定,国内争抢客户严重,利润逐年缩水。

不光如此,商场入驻的商家,也都签了类似的合同,在这边入驻后,同一地区就不能在其他商场入驻了。

现在国内商品的竞争力不够,出口欧美等国家的产品多数利润不高,所以他们要改换赛道,试试跟东欧各国交易。

盛希平接手后,倒是也没做太大调整,只是从东北还有单城那边,调过来一批人手,负责新厂的管理工作。

这边货物销售的事情,交给刘玉河等人负责,盛希平则是赶去曹城,跟那边谈投资合作的事情。

可事后想一想,这么大的公司,要养活那么多员工,也不怪吴毓丞着急。

想要长远发展,提高竞争力,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

吴毓丞和盛云菲坐镇深城总公司,原本的业务都由他们接管,并且负责各地商场建设、招商等工作。

这边刚整顿好,倭国客户陆续安排工作人员前来,实地考察工厂各方面生产情况,之后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合同。

后续,对方会派人过来,签订正式的供货合同。

三处开业的商场都生意红火,其他几个省会的项目也都相继启动,预计明年冬天能开业。

腾跃公司经营多年,如今根本不缺销售渠道,货还没等回来呢,基本上就被各地的客户给预定了。

像这种购物场所,不光拼的是货品种类齐全,价格优惠,同样也是拼服务质量。

之前盛希平在曹城考察的时候,留意到本地有一家挺大的木制品加工厂,正处于停产状态。

接下来,盛希平主要负责跟毛子的贸易,以及家具厂等。

盛希武被任命为新厂的厂长,于海滨的弟弟于海洋任副厂长,加工厂原本的那位厂长,降为副厂长。

刘玉河等人主要负责东欧方面的贸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试着向其他地区拓展贸易,比如中东等地。

刘玉河跟陈维国他们带人,采取以货易货的方式,用各类日用品、轻工产品,从东欧各国换回来不少商品。

以货易货,成本低,利润非常高,一辆波罗乃兹轿车,扣去相关费用、税,能挣两万多。

好在这一路上有惊无险,总算顺顺利利返航,满载而归。

为了招商引资,曹城的领导从各方面给了优惠政策,大力扶植新厂。

这几年,随着国家开放力度加大,进出口方面的生意,竞争力也大了不少。

新厂实行保底工资和计件工资相结合的方式,多干多得,激励工人的工作热情。

要知道,这年月东欧几个国家混的比毛子还差,他们那边更需要日用品、生活用品等。

就这样,吴毓丞等人进行了各方面的考察和准备。

终于在六月末的时候,由刘玉河、陈维国等人带着大批的退伍兵,雇了货轮,装满各类货物,前往东欧各国。

当时盛希平问过林朝阳,说是产品款式老旧,跟不上市场。

既然跟毛子的贸易成功了,那他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复制过去,想办法跟东欧国家进行贸易。

出差到倭国的人员已经回来,他们带去的样品和报价,相当有吸引力,已经跟倭国几大丧葬用品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导致销售不畅,货品积压,外头的货款也收不回来,工人发不出工资。

县里本来就愁着那厂子的事情,盛希平一说要接手,而且要改做出口,县领导开了个会,然后就乐颠颠的同意了。

货轮停靠在津门港口,刘玉河等人齐聚首都,盛希平也赶过去。

所以盛希平这次过去,直接跟县里领导谈,他想把那家厂子收购过来,改换思路,加工新产品出口。

这一批货物回来,净利润就是大几千万,刘玉河等人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

虽说这样也不能完全阻止同行业竞争,好歹有一个缓冲期。

众人齐聚一堂,正好公司高层开個小会,对未来发展,做一个简单的规划。

其中有一款轿车,波罗乃兹,运回来了七八百辆。

原本的木制品加工厂,条件不错,厂房占地面积挺大,车间内各类设备也都齐全。

经过一系列的考量,最后盛希平跟吴毓丞、刘玉河他们商议决定,出海试试。

之前在沪市,吴毓丞和盛希平碰面的时候就提起过这件事,当时盛希平否定了另外拓展新市场的想法。

合同落实到位,对方立即将预订款打到了厂子的账户上。

曹城一众领导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新厂开始马不停蹄的生产。

十月十五号,羊城秋季进出口贸易展销会开始了。

陈瑞卿早就跟盛希平说好了,给华阳厂一个名额,让他们去参加秋交会。

可盛希平在曹城忙活新厂的事情呢,哪有时间再去羊城?只能让郑华带队了。

好在产品早就研制出来了,样品、图册等也都准备的非常充分。

郑华这几年也历练出来了,带着几个人,跟随省里大部队,南下到羊城。

吴毓丞这时候也回深城了,得知消息,特地赶过去帮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