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穿越>正统嫡脉要造反> 171 比肩先太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71 比肩先太子(1 / 2)

南阳王一家回到王府还没得半个时辰,老皇帝就命人给他们送来了一大批的赏赐之物,除了金银财宝之外,还有一百匹色彩鲜艳的绫罗绸缎,五百匹的绢纱葛,十斤的羽绒,还有几十张的上好狼皮跟一百张的兔皮,另还有一大堆的各个地方的特产之物。

南阳王一家见了都高兴得不得了,他们以为老皇帝对他们的赏赐也就只有几个孩子的那点饰品之物,却没想到他竟然又派人来给我们送了这么多,而且还是由小王公公亲自领着人给他们送来的,这份荣宠简直是让他们倍感意外和惊喜啊!

南阳王夫妇亲自领着小王公公到花厅里喝了一杯热茶,期间南阳王就满脸愉色地跟他寒暄道,“哎呀,这天寒地冻,还劳烦了小王公公您亲自地跑一趟,倒叫小王和王妃实属过意不去啊?”

下人将茶水送上来,南阳王妃亲自端给了小王公公,“是啊,是啊,这外面风雪加交的,小王公公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小王公公即刻起身接过,把身子放的很低,“哎哟,王爷王妃这是客气和折煞奴家了,为陛下办事是我等身为内侍宫人的职责和荣誉,哪有劳烦和过意不去一说啊?!”

南阳王夫妇一听,都是一怔,随即都呵呵地笑着,“那是,那是!”

小王公公在喝了一口茶之后,跟着就道,“话说王爷王妃生活在封地,多年未曾回京,陛下也是一直都挂念的紧啊,这不回来了,就怕府里短了这啊那的,所以就着奴才送些过来。”

南阳王心中就冷笑,哼,挂念?!他才不相信他会挂念他呢?若是真是挂念,他就不会在他年幼的时候打发去封地了,而且这么几十年来都不曾有一次召他回京过。

现在之所以召他回京,那还不是嫡系一脉的老大跟老三都死了,而他余下的那些庶出皇子竟没一个能堪当大任的,他是看到了自己今年在赈灾一事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而自己的几个嫡子嫡女也都整齐,不然他都还在封地上熬着。

当然这些愤慨和不满的情绪他只能在心中发泄,万不敢表露出丝毫来的,只见他随即就正了颜色,然后就朝着皇宫的方向跪了下去,南阳王妃见了也赶忙地跪了下去,南阳王就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父皇待儿子的疼爱之心儿子将永远铭记于心,感谢父皇的隆恩厚赏!”

南阳王妃也跟着磕头。

小王公公就赶忙上前去将两人扶起来,“哎哟,王爷王妃,你们的孝心,陛下他都是知道的呢!”

两人就着他的手臂起身,小王公公跟着就道,“王爷,王妃,赏赐之物已经送达,奴才就不多耽搁打扰了,奴才回去还要向陛下复命呢。”

南阳夫妇就点了点头,一旁的王府管家随即就奉上一个荷包,“小王公公,天冷,这是我家王爷王妃的一点心意,公公和大伙儿去买点热茶吃。”

小王公公假意地推脱一番就还是将那个荷包给收了,“那行,那王爷,王妃,奴才这就告辞了!”

南阳王拱手,十分地谦逊有礼,“公公慢走!”

小王公公领着人一离开,花厅的后面就走出来几个少年少女,此几人不是别人,真是南阳王夫妇的几个嫡子嫡女,萧妤望着小王公公离开的方向就忍不住地皱眉道,“一个太监而已,父王和母妃干嘛还那么地礼遇?”反正她是瞧不大上眼。

南阳王顿时就严肃了脸色,“阿妤,不得胡言!”

萧妤不服气地撇了撇嘴,“本来就是嘛!我们巴结讨好三皇姑和萧黎也就算了,现在连个太监也要巴结,算个什么事嘛?!”

“混账东西!”南阳王就厉了脸色,“你懂个什么?!那就算是个太监,那也是你皇祖父身边的太监,你可知他的师父是谁?!”

萧妤哪晓得这些,瞪着自己的父亲依旧是有些委屈,南阳王就道,“这小王公公的师父就是你皇祖父身边的那个大太监王明德,他不仅是那王明德的徒弟,还是那王明德的干儿子,整个皇宫里,你皇祖父最信任的人除了那王明德就是这小王公公,你说他重不重要?咱们能轻视和得罪吗?”说完他就神色有些怨怪地看了一旁的南阳王妃一眼。

南阳王妃即刻会意,立马就赔不是道,“王爷,怨我,怨我,怨我没跟他们说过这些事情,也怨我平时没将他们给教好!”说到后面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声音就弱了些。

南阳王就哼了一声,盯着几个子女看了一圈,“你们都给我记住了,要想长期滞留京中,你们平时就给我小心谨慎行事,万莫要惹是生非,听清楚了吗?”

“是,父王,孩儿听清楚了,”几人齐声应着。

南阳王语气稍缓,“你们初来京中,对京城的情况还不甚了解,管家,你一直都在京中,对京中的情况应该甚是了解,你就都给说说吧,也叫他们平时都给多加注意一些。”

“唉,喏!”管家拱手应着,跟着就道,“老奴先说说几位皇子吧,以前因为九皇子的生母高美人得宠,又加之她是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的九皇子,且又是陛下最小的儿子,所以就甚得盛宠,陛下还曾经说过九皇子最类他,所以很多的朝中大臣私下里都站了他那边。

四皇子萧宁被贬之后,五皇子辽东王就是京中所剩皇子中年龄最长的,且他这个人平时性格沉稳内敛,待人也宽和谦逊有礼,陛下也甚是喜欢,就是上回辽东王妃惹了陛下不快陛下也没舍得惩罚辽东王,也只是将辽东王妃给废除了,陛下还说稍后有合适的还会再赐婚辽东王一个正妃。”

萧妤忍不住就问,“辽东王妃怎么惹了陛下不快?!”

管家就回道,“辽东王接了陛下旨意,去灾区赈灾,因表现不俗,被陛下夸赞了,一些朝中的大臣们就觉得辽东王的这储君之位应该是板上钉钉了的事,所以他们就私下里派自己的内眷去向辽东王妃讨好送礼,以期将来在辽东王那里能获得一个从龙之功,但这事被御史台的人给知晓了,然后就在上早朝的时候捅了出来,然后陛下就发了好大一通的火,就当着满朝文武大臣们的面将辽东王妃给废为了侍妾。”

众人就点了点头,“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可是南阳王的眉头却皱了起来,都说夫妻同体,辽东王妃竟然敢公然地收受贿赂,那么就说明辽东王确有拉帮结派,窥视神器的野心,陛下竟然没有治他的罪,却只是不痛不痒地惩罚了一下他的王妃,看来陛下对萧凛还果真是喜欢和重视得紧呢。

“你继续!”南阳王跟着便道。

“唉,好,”管家继续,“所以朝中的不少大臣们都就觉得辽东王陛下还是看好辽东王的,所以私下里辽东王和九皇子就是谁都看不顺眼谁。

六皇子汝南王萧越因为打小身体就不好,长期都吃着汤药,所以他也知道自己与那个位置无缘,倒也不争不抢,平时就爱些书画跟舞文弄墨,然后就是雕刻些小玩意儿。

然后就是七皇子弘农王萧哲,以前他作为郡王的时候倒也没有表现出什么野心,现在嘛老奴也不是很了解。

跟着就是八皇子九江王萧扬,九江王老奴也不是很了解,因为他目前还住在皇子所里,据说要到明年才会搬到自己的府邸,不过弘农王和九江王,以及已故的九真公主和广陵郡主以前都跟九皇子交好,大有以九皇子马首是瞻的意思。”

萧妤又就抢白道,“唉,那九真公主不是五皇叔的胞妹么?她怎么还和九皇子走得近啊?”

那管家的就解释道,“辽东王和九真公主的生母殷夫人因为在九真公主几岁的时候就过世了,但是那个时候辽东王已经在宫外开府建衙了,九真公主一直是被留在宫中由嬷嬷们教养长大的,所以她和辽东王见面的机会就不多,自然两兄妹间也就没有多少的感情,又加之九真公主他们几个的年龄和九皇子相仿,所以就经常玩到一块儿,那感情自然就要深厚一些。”

几人就点了点头,萧婕却在这时候出声道,“唉,我们今天都好像没有见着六皇姑。”

那管家就解释道,“那是因为广陵郡主之前得罪了蜀国公主,所以被陛下厌弃了,所以你们今天才没有见着她的。”

“啊?!这是怎么回事啊?!”几人都就惊讶,尤其是南阳王的几个子女都就你瞧瞧我,我瞧瞧你,一副疑惑的神情。

跟着那管家就又跟他们解释道,“蜀国公主在街上开了一家珠宝首饰铺子,因为那里面的珠宝首饰样式都很新颖精致,很是受京中一些权贵家夫人和小姐们的青睐。

广陵郡主在街上也开了一家成衣铺子,平时那里的生意也都很好,所以就认识了不少的官家和富户家的小姐。

广陵郡主或许是想要跟那些官家和富户们的小姐打好关系么怎么的,那天她就领着几个小姐们去蜀国公主的首饰铺子里买首饰。

那些首饰若是就凭着那新颖的款式,还有上好的材质,以及精美的做工来说,价钱倒也定的合适,可是那广陵郡主为了在那些小姐们面前表现出自己跟蜀国公主的这一层深厚的姑侄关系,恁是要那掌柜的将那些首饰的价格给她们降一降,没有自家主子的首肯,那掌柜的自然是不敢的,所以就委婉地拒绝了她。

但那广陵郡主不依,然后就在里面骂骂咧咧,还趾高气扬地说了些不大好听的话,哪知那天蜀国公主正好领着几个人上街去游玩儿,并顺道去她店铺里看看,就正好好巧不巧地将那些话给听了个正着,然后当场就下了她六皇姑的面子,说那些珠宝首饰的价格定的也不高,那价格少不了,一个铜板都少不了,意思大概就是爱买不爱,不买就算了。

这事儿本也就过去了,那蜀国公主也没有跟她六皇姑追究的意思,但又好巧不巧的那天下午陛下去东宫看望那蜀国公主,同时广陵郡主的母妃李美人就知道了这事,那李美人心虚,怕那小公主到时候去陛那广陵郡主去东宫里给长公主和小公主赔礼道歉。

哪知陛下才在那里,要说那广陵郡主也是个胆小怕事和蠢的,陛下都开没有开口问她们母女俩怎么也去了东宫,那小公主也没有说,就连那长公主都还不知道上午那街上铺子里的事情,那广陵郡主自各儿就抖包包地将那事情给说出来了。

陛下当时听了就甚为震怒,直接骂了那广陵公主就是个吃里扒外的,别人外人都没有说那蜀国公主店铺里的那些珠宝首饰贵,可她偏要跳出来说贵,还硬是要逼迫着人家掌柜的降价,她还哪有点作为人家亲姑姑的样子。

陛下当即不但骂了她小气,上不得台面,丢了皇家的颜面,还直接剥夺了她公主的封号,降为了郡主,同时也将她的封地给缩减了一半。”

一家子听后都就唏嘘不已,在觉得那萧雅的确是个蠢的之后,同时也感叹和吃味于那萧黎在老皇帝那里的受宠程度的确是整个皇室里都无人能及的。

然而那南阳王又就道,“那么朝中呢,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哪些人是五皇弟那边的人,哪些是九皇弟那边的人?”

那管家面上就显出一抹为难之色,“这个说来有些惭愧,还请王爷王妃赎罪,老奴一直拘在府中,在朝堂上的事情老奴还真是不是很了解,因为那些朝臣们站队都是私下里悄悄地进行,明面上并不怎么看的出来谁是谁的人。

不过有一点却还是很肯定的,那就是朝中的几个大员,像丞相大人尉迟骏,大将军忠武侯容景,以及大司农蒋泓辙他们这几位大臣目前都是还处于中立之态,并没有倒向或者倾向于谁的意思,尤其是大将军容景与其子关内侯容烨大有作为纯臣之意。

打从那大将军被进封为彻侯之后,他便与朝中的大臣们基本上不怎么来往了,就算是一些大臣和勋贵们家里举办宴会那些不但他不去参加,就连是忠武侯夫人也不怎么参加,一般都是直接派个家丁下人什么的给人送去一份不浅不厚的礼物便是,而那关内侯也是长时间地待在军中,不与那些勋贵富家子弟们有所来往跟交往。”

那南阳王听了之后就道,“还真是小心谨慎呢!”

那管家就拱手道,“可不是么?大底是怕自己跟自己的家族步了夏大将军及将军府的后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