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穿越>正统嫡脉要造反> 224 这个就别肖想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4 这个就别肖想了(1 / 2)

“回来了?”蒋夫人回到府上后,就即刻去往老太太的院子里,此刻老太太正在逗弄着家中的第五代人,蒋泓辙的嫡长孙,那个还不到周岁的小娃娃,看到她进来就笑着招呼着道。

“唉,回来了,”蒋夫人满脸笑意地应着。

蒋泓辙的嫡长媳崔氏也在老太太的屋子里陪着,见到她进来也急忙地起身行礼,“母亲?!”

“唉,你坐,你坐,”蒋夫人欢快地应着,跟着就上前去一把抱起了在榻上抓着一只布狗玩偶玩儿的小孙子就亲了亲。

看着屋里那手捧两匹布的丫鬟,老太太就问道,“你拿两匹布来干啥,我又不缺衣裳的?!”

蒋夫人就笑道,“祖母,这可不是往常的那些布料,这是细棉布。”

“细棉布?!”老太太就讶异了,一旁的崔氏也是惊讶。

蒋夫人就点头道,“嗯,是呢,我去东宫买羽绒,长公主和小公主不仅给了咱们家媛媛一斤白鹅绒和一斤白鸭绒,以及一对花簪添妆不说,还给了您老人家两大袋子的棉絮和两匹棉布,说是拿来给您做两身冬衣和两床棉被,呐,就是这些,那棉絮啊我估摸着有一百多斤呢。”

她的话刚说完,那丫鬟就将手里的棉布捧到了老太太的面前,老太太看着面前叠放在一起的两匹布,心里顿时就感动不已,她伸出手来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布匹,“哎哟,这就是棉布啊,这质地可真柔软啊,摸着真舒服啊!”

蒋夫人在一旁看着也就微笑着地点头,“唉,这布匹还是东宫里的织娘们刚新织出来的呢,都还没来得及染色,长公主说将就我今天正好去了东宫,她就直接让我带回来了,她说这布料做成寝衣和贴身穿的衣物最是对身体好的了,祖母,到时候您让严嬷嬷给你们做两身?”

老太太就道,“我一个老婆子,哪用得了这么多的布料和棉花啊?不过阿瑜和阿黎这两孩子还真是有心啊?咱们家可承了她们姑侄俩的不少情,一直也找不着机会去还上一两分。”

蒋夫人就附和着道,“是啊,孙媳妇也这么觉得,她们姑侄俩深受陛下恩宠,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又什么好东西是没有的?咱们家的那些东西啊那在她们姑侄俩的眼里那都算不得什么名贵的。

您看咱们老享受着她们的照顾,可却又帮不上她们什么些忙,孙媳妇的这个心面里啊也挺老是过意不去的。”

老太太就道,“没事儿,她们与人交往图的也就是个对方为人真诚,你们只要记得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对那对姑侄俩落井下石,有必要的时候还是尽可能地对她们帮扶一把。

我阿姐在世的时候一直都是她照顾着我们这些娘家的兄弟姐妹,我阿姐去了之后,就一直是她的儿媳妇夏皇后在照拂着咱们家,我们家能有今天这样的日子,都是受了她们婆媳俩和陛下的恩惠,若不是他们,咱们家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日子。

现在夏皇后去了,他的其他几个孩子还有孙子们也都去了,就只留下了阿瑜跟阿黎这对姑侄俩,所以我们理应该也照拂下她们些才是!”

“喏,祖母,孙媳妇记住了!”

“喏,曾祖母,重孙媳妇也记住了!”

婆媳俩都就异口同声地应着。

跟着老太太就唤道,“老大媳妇儿?!”

“唉,祖母?!”蒋夫人立马应着。

“那布料和棉花你让人给我做两身贴身的里衣,一件夹袄,一床棉被就成,其余的布料一整匹交给你大媳妇儿,让她拿去给咱们家的小东辰啊用来做里衣和寝衣。”

“曾祖母,这怎么使得,那可是长公主和小公主专门给您的呢?”崔氏听了,心里顿时就感动的不行,随即就出声道。

老夫人就道,“阿瑜和阿黎的心意我知道,不过我一个人着实用不了那么多,听我把话说完,我听说啊这棉布的吸汗性和透气性都极强,这布料质地柔软细腻,小孩子皮肤娇嫩,用啊这个做贴身衣物是最是适合不过的了,那绸缎的质地虽然也很柔软光滑,但是在吸汗性和透气性上始终都要差一点,而且还有一种冰凉感。”

蒋夫人就点头,“唉,好,那老大媳妇儿,你等会儿就领一匹回去,这也是你曾祖母对咱们家小东辰的疼爱不是?所以你也就别要推辞了!”

崔氏在看了自家的婆婆和曾祖母一眼,随即就起身,“谢曾祖母,谢母亲!”

“唉,好了,好了,一家人哪用得着那么客套?”老太太随即就挥了挥手,示意她那重孙媳妇坐下。

崔氏在重新落座了之后,老太太就又交代蒋夫人道,“至于那剩下的棉布你就让人拿去给媛媛做两身贴身的里衣吧,这孩子要嫁去那么远的地方,估计这一去啊咱们得好几年都见着面咯。”

“祖母,媛媛就不用了吧,我已经给她备了不少的衣物,从里到外都各有十好几套呢,那布料啊您还是自个儿留着吧?”蒋夫人就道。

老太太就道,“那能一样吗?这可是细棉布呢?我就这么一个重孙女儿,还不能可着劲儿地疼着啊,不仅要给她做两身贴身的里衣,还得再给她做两床大棉被。

我看阿瑜姑侄俩给咱们家拿的这个棉絮也挺多的,咱们家人口也不是很多,你们也就是只有两个儿子跟一个闺女,外加一个孙子,把我这个老太婆算上啊总共也就只有这么几个主子,到时候除了给媛媛做两床那个七八斤重的大棉被外,另外再每个主子的屋里也都添一床大棉被,剩下的棉花啊你就看着安排吧,要做棉衣也好还是做棉被也罢,你自己定夺。”

蒋夫人的内心里就跟抹了蜜似的甜,赶忙就起身向老太太行礼道,“唉,好,那孙媳妇就听祖母的,我也替媛媛就谢过曾祖母了!”

“哎呀,谢什么谢,一家人哪有那么多的客套?!”老太太就道。

蒋夫人就笑道,“孙媳妇这是高兴,打从孙媳妇嫁进蒋家来,祖母一直待孙媳如同亲孙女一般,老爷待孙媳妇也极为敬重,几个孩子们也待我都很孝顺,尤其是他们兄弟两个和我这儿媳待我如亲生母亲般。

哎呀,我也不知道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好事,竟然让我嫁进了蒋家,有您这么好的祖母和那么好的几个孩子。”

老太太就道,“那是因为你值得,你是个好的,也是个心善的,他们兄弟两个虽不是你亲生的,那两孩子亲娘去的早,你嫁过来的时候他们两个一个才三岁多点,一个才刚出生几个月,他们可都是你亲力亲为地抚养着长大的,孩子们跟你亲也是有道理的。

不像有些人家的新夫人,嫁进府之后那是对丈夫前妻所生的孩子各种不待见,不是对人家苛刻责骂就是毒打,更甚者的是千方百计都想要将人家给除掉。

可你没有,你待他们视如己出,从未苛责打骂,一心一意地待他们,将他们给认真地抚养成人,你在他们身上倾注的心血和心思,那就是很多亲生母亲都不及的,你的这份豁达的心胸和气量啊祖母都看在眼里,也很感激和感谢你,所以他们现在待你好也是应该的!”

蒋夫人就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瞧祖母您说的,孙媳妇哪有您说的那般好?孙媳妇就是觉得啊这人活在世上都不容易,尤其是女人和孩子,所以能多些包容多些爱心和善心也是应该的。

俗话说家和万事,要家庭和睦,万事才兴旺发达,要是家庭不和睦,整天就是那些勾心斗角的,还有就是上不得台面的后宅阴私手段,那这个家庭早晚都得败。”

老太太就满意地点头,“嗯,你说得对,家庭要和睦才会兴旺发达,我丈夫儿子儿媳都走的早,就留下泓辙这么一个孙子,我唯恐把他照顾不好,后来好不容易把他给拉扯大,也给他娶了亲,哪晓得那丫头也是个福薄的,喜得后面又得了你这么个好孙媳妇,我这一生啊才总算不尽是遗憾。”

蒋夫人就握着老太太的手安慰着她道,“祖母,一切都过去了。”

老太太看着他们婆媳俩,又看了看旁边的小玄孙,然后就挥手让屋里几个伺候着的丫头先下去。

待屋里只剩下她们娘几个之后,老太太就对着她婆媳二人道,“打从厌胜之祸之后,这储位之争是愈演愈烈了,陛下的几个庶出儿子除了那老六老八以外都想当皇帝,所以啊你们回去了之后要经常地提点着自家的男人莫要去站队任何一方,咱们啊就跟那韩王府,忠武侯府一样,只做纯臣。

陛下的年纪虽然是大了,但是精神头和身子骨却都还很好,而且雄心壮志也未灭,少说也还有五六年七八年好活的,莫要一下子走岔了路,给咱们晋阳侯府惹来了灾祸。

那从龙之功的确是很吸引人,但是风险却也很大,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不小心就会跌的是粉身碎骨,甚至是大风刮来连根拔起。

纯臣有可能不会受到心的重用和喜爱,但是至少却能抱住性命,若是实在在朝中干的不开心了,咱们还能辞官回老家去生活。

咱们家虽说不是富可敌国,但是在勋贵里头也是能排在前几位的,咱们现在就是不做官了,那家里的财富也是能够咱们家至少五辈人一生生活无忧,吃穿用度不愁的,没必要去犯那个险。

后辈人有后辈人的活法,若是没有了他们自己会去想办法创造,咱们啊没必要就在咱们这一代就将后面十几二十代人的生活也都安排了,那样是容易养出废物来的,到时候啊咱们家早晚都是得完的!”

“是,祖母!”

“是,曾祖母!”

婆媳两人都向老太太行礼着。

跟着蒋夫人就道,“祖母,老大媳妇儿,这长公主给咱们家拿棉布匹的事情就别对外人说哈,长公主说因为这织的布匹有限,她那几个兄弟们她都没打算拿,不然到时候人家听到了不好。”

老太太就微蹙起了眉头,“哎哟,你说这孩子他们自己都没产到几匹布来,咱还给咱们家几匹啊?”

蒋夫人就道,“唉,也是两位公主们的一点心意,长公主也说了,若是到时候有人问起,就说那布匹是咱们从他们那儿买的。”

老太太就点头道,“行,祖母知道了!”

崔氏也赶忙道,“儿媳也知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