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三希(1 / 2)

一千万两白银的赔偿金,贵是贵了点,对于目前的清廷财政也是压力极大,但如果能够换来两国和平共处,那也值了。

大不了就多加点税,再苦一苦百姓,也就过去了。

最让乾隆无法接受的第三条,送出三希堂的书法。

三希堂是乾隆专门开辟的一间书房,也是紫禁城最小的一个房间。

在古汉语中,希与稀相同。

所谓的三希堂,就是存放着三件稀世珍宝的房间。

作为清朝最附庸风雅、最能享受的皇帝,乾隆收藏了无数名人字画,件件都是国宝级别的文物。

以他这般眼高于顶,能被他当成稀世珍宝,另外弄出一个房间收藏的,绝对是宝中至宝。

三希堂收藏的这三件宝贝,不是别的,正是古代三件登峰造极的书法作品。

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就说《快雪时晴帖》,全篇只有28个字,却被乾隆提了63处字和盖了170处印章。

另外两幅,也是密密麻麻的印章,满屏都是他的弹幕,关都关不掉。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乾隆这货对三件书法作品有多喜爱。

乾隆对这三件书法作品爱如珍宝,时不时拿出来把玩欣赏,题字盖章。

金凤一张嘴,就要他所有收藏品中最宝贝的三件,还说要求不高,只要三件就行。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

乾隆派和珅与杨天雄交涉,说前两条同意了,就是第三条难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